撑不住,周大人就向陛下告个假,回府歇息一两天,免得倒在传胪大典上,让新科进士们沾了晦气。”
“诶诶诶!周大人,你作什么拿眼睛瞪我?咱们二人可是同僚,那民歌怎么唱来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一朝臣。咱俩身上可是有点缘分在的哩。”
周允能险些给曹元通气笑了:“曹元通,你以为得了个周稚宁就很了不得么?谁笑到最后可还不一定呢。”
“谁笑到最后,本官不知道。但本官知道的是,现在本官就笑得很高兴。”曹元通指着奉天殿前,那正在跪拜的一众新科进士,“你知道周稚宁如今才多大么?十五六岁的年纪,少年状元。说句难听的,周大人,她能活着看你蹬腿儿呢。”
周允能阴毒的目光看向奉天殿,这时,主持传胪大典的官员正在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于辛卯年四月二十八策天下进士……”
团团金光之下,周稚宁头戴二梁梁冠,旁边缀有青色垂缨。朝服与文武百官朝服相仿,是由红罗衣、红罗裳、红罗蔽膝、白苏绢中单以及绶带等构成。春风起时,将她衣袍吹得猎猎作响,身姿笔直,眉眼精致,极其清贵。
在她身后,是张峰雪以及一众新科进士,无论二甲、三甲,此刻神色都异常激动。
他们随着宣旨官员的唱和声或叩或拜,他们磕的每一个头,似乎都在回应过去那个寒窗苦读的自己。但是跪下是寒门,抬眸身份却已然改天换地。因为从今天起,他们便是官了。脱离了平民阶级,进入了士大夫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