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只是写完后,可否让我作第一个观文的人?”
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若在哪里体现的最深刻,那便是在文章上了。就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互赠诗文恨不得达到上百篇,二人每每写就一篇文章也有对方的题字序言,私人印章。所以赵淮徽提出这种要求,周稚宁并不意外。只是回过头想想,总感觉应该是她仰慕赵淮徽的文章居多,她也曾想过近距离研究赵淮徽的所有,包括文章序言,第一观文人这类事。只是没想到,现下她没来得及说,反而是赵淮徽率先提了出来。
“赵兄与我既为好友,赵兄自然为第一观文人。”周稚宁笑。
赵淮徽唇角微勾,却又问:“那批语能否也第一个找我写?”
周稚宁点头:“当然。”
“那我能盖自己的私印么?”
周稚宁点头:“可以。”
赵淮徽顿时眉眼舒展。
*
带着魏熊告别众人回到客栈,周稚宁才发现周明承竟然正站在客栈大厅内等她。
“承堂兄?”周稚宁惊讶,“你等了多久了?”
“半个时辰罢了。”周明承笑容温和,“今日琼林宴于你至关重要,我多等些也无妨。”
周稚宁便连忙走进来,与周明承一齐坐下:“承堂兄可曾用了膳食再过来?”
“不必忙碌。”周明承抬手制止周稚宁要抬手唤小二的动作,“我停不得多少时间,还要去赴一个人的约。”随后转头看向魏熊,“这位倒是个生面孔,未在你身边见过。”
周稚宁便引魏熊拜见周明承,道:“我已得陛下赐官,只是路途艰险,于是赵兄就请了这位魏壮士在路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