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的清晨,京城的天空仿若被饱蘸浓墨的巨笔肆意挥洒,铅灰色的乌云层层堆叠,沉甸甸地悬于众人头顶,似触手可及,压抑之感如潮水般涌来,让人喘不过气,仿若在悄无声息却又无比笃定地预告着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汹涌来袭。王府门口,一夜之间,好几百个儒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们皆身着清一色的青衫,在这暗沉压抑的天色笼罩下,恰似一片透着凛冽肃杀之气的青黑色树林,散发着不容小觑的气势。他们高高举着的牌子上,
“捍卫圣道,驱逐邪说”“儒学正统,不容亵渎”
等大字笔锋刚硬,力透纸背,仅是瞧上一眼,便能深切感知到他们内心正憋着一肚子怒火,已然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人群之中,激昂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仿若要将这令人几近窒息的压抑苍穹冲破,直冲云霄。儒生们的呼喊声在压抑的空气中回荡,仿佛要将整个京城的沉闷都驱散。王夫之站在队伍前列,目光坚定而炽热,他心中既有对儒学正统的捍卫之情,又隐隐担忧着这场请愿的走向。昨夜与温体仁的交谈,仍如阴霾般笼罩在他心头,让他在决心之中多了几分纠结。此刻,他望着身旁群情激奋的儒生们,深吸一口气,试图将内心的不安压下,准备在这场请愿中为儒学发出最有力的声音。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昨日,彼时那一番交谈,恰似一把锐利的双刃剑,直直地插入他的心间。温体仁踏入书房之际,脸上堆满了假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看似和煦却暗藏凛冽的风。一番寒暄过后,温体仁话锋一转,信誓旦旦地承诺,要举荐他入翰林院。翰林院,那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殿堂,踏入其中,便意味着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觅得一方施展抱负的天地,实现自己多年来经世济民的宏愿。可紧接着,温体仁话里话外抛出了条件
——
在即将到来的西学论争中,需附和自己打压西学的主张。
那一刻,他仿若置身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心中天人交战。纠结与愧疚,恰似两条致命的毒蛇,在心底来回撕咬,每一下都痛彻心扉。理智在耳畔低语,这是难得的晋升之机,错过此番,不知还要在这宦海之中浮沉多久;而良知却如洪钟般轰鸣,西学之中诸多精妙之处,怎可因一己私欲,随波逐流去打压?那些源自西方的天文历法、器械制造之学,曾令他眼前一亮,也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