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怎么又对上了?”
“总而言之,甲子纳音是以十二地支为主,但却和天干难以一一对应。这种内在逻辑上的不统一,使得整个体系根基不稳,难以自洽,这是它的第一个问题。”
萧禹竖起两根手指:
“第二个问题则是,纳音五行,每一个都相当于一条独头路,五行原本相生相克,但纳音却不行,比如海中金不可能转化为剑锋金,更不能转化为炉中火……整个体系是孤立的。”
“所以彼时,纳音又被称作【果位】,因为它是五行之树上结出的果子,每个都是单独的、孤立的。每一个果位都对应一条修行之道,与果位相合,就是合道境。彼时的修行者就是要为这些有限的果位抢来抢去,修行之路一旦踏出第一步,甚至可以说,从出生开始,你的朋友和敌人都注定了。”
萧禹笑了笑,道:“但是后来,有一个天才发现……不对!修行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在甲子纳音的基础上,他又开辟了【纳宫归藏】,结合了上古真仙的《归藏易》,在甲子纳音的基础上还融入了八卦、六亲、世应等等,总之内核比甲子纳音复杂得多,但最终表现出来却是大道至简。“
”于是在纳音六境之上,他又开辟出了第七境【甲子归真】,也就是俗称的大乘境。此境界的象征,便是修士彻底参悟了一个完整的六十甲子轮回的时空规则与五行生化之理,推衍至完化,将自身大道彻底融会贯通,达到【返本归真】!“
萧禹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开拓的豪情:
”有了纳宫归藏法后,修行者们终于不必再为有限的果位打得头破血流,各种修行法也渐渐开始百花齐放,这就是真正的人遁其一!接着就有人发现,在大乘之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境界,叫做洞虚!”
他将手指点向自己的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