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尽管野地露营风险很大,但也不能简单的判断,有幸住在暖和明亮的室内的人,就完全地得到了安全保障。
\n
那些笑容热情的人,在地下室里面都装修了些什么,商店里热销的麻绳和胶布,又被用到了什么地方,谁都不知道。
\n
面临苦恼的,也不只是这些寻求救赎的外地人,夜谷的本地居民,也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变化。
\n
比如说,在商场购物的时候,总是会遇见购买欲过于旺盛的游客,而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社交距离”,对于那些大家默认的潜规则,又喜欢不识趣地问出口。
\n
甚至于有溜进居民院子里,悄悄挖走了一块土壤,以期研究出这片贫瘠的土地,是怎样被赋予了抵抗异种的魔力的。
\n
这些人往往自以为做的手脚天衣无缝,但从来没有意识到,镇子上看似普通的民众,用着怎样的眼神盯着他们。
\n
即使是财源广进的酒店,也有着他们的烦恼。
\n
在客源兴隆之后,安置在大厅、一直寥寥无人的建议箱,此时便塞满了住客的信件——一部分人反应酒店漏水的问题,水龙头拧再多次还是会滴水;一部分人苦恼楼上住客的精力旺盛,凌晨时分还能听见狂乱的尖叫;一部分人怀疑清洁工手脚不干净,把他们的私人物品随便移位。
\n
每当这些小鱼抱怨争吵的时候,他们便不得不编造几个谎言,还要承担起沟通的渠道。
\n
滴水声难以解决,被推脱为设备老化,需要大量修整停业的时间,一旦启动,他们都得被赶出去;楼上的住户说不是自己的大吵大闹,还要倒打一耙,说是楼下的人在外放恐怖片;清洁工则当然没有违背职业道德,而且既然没丢东西,那肯定是住客们记忆出了差错。
\n
最后这个解释,虽然显得敷衍,难以服众,但不知为什么,在工作人员反复的言语之中,他们总是会被说服。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