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或者是,在他的概念里,几乎没有原谅这回事——不管伤害再微小、造成的人是否是无心之过,伤口都是永远存在的。
\n
他可以选择无视,也可以放任愤怒倾泻出去,这要取决于后果他是否乐见。
\n
面对两个妨碍了他上学报道的劫匪,德斯蒙特选择抹去他们的存在。
\n
面对夜谷的镇民,他倒是忍而不发了好几年。
\n
毕竟综合各种因素,报复这些起哄寻热闹的群众,牵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把小镇闹得天翻地覆,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德斯蒙特也不能保证,自己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幸运儿。
\n
当时的他,刚刚从鲍德温老宅走出来,还没有产生过离开夜谷的念头。
\n
而且,也有可供冒险探索的地方,发散了他的注意力,让他并不沉浸于郁闷和孤独,而是勉强“心智正常”地度过了少年时期。
\n
因为当时,少年没有一个合适的报复的手段,最后还是搁置了许久,这恩怨最终变成了尘封的故事。
\n
没想到,现在重新提起,他还能够精确回忆。
\n
德斯蒙特也有点意外于自己的斤斤计较。
\n
坦白的说,很多时候,他都希望自己可以符合,教科书上的“圣人”标准。
\n
这种思想,大概是来源于在明面上,所有人都喜欢吹捧高尚的精神,仿佛只要一个人德行完美,就会被捧上神坛。
\n
德斯蒙特非常羡慕这种“人缘”,所以不经意地,也会被这种说辞裹挟。
\n
可是等他回忆起来的时候,又会发现,他错过了很多“行善”的机会。
\n
假如他劝「盒子」停止他那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