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士接连请来两三拨,烧成废墟的七举人巷两边, 东边一排大和尚念经做法事,西边一排老道士打醮做道场。
\n
应家人口少,只领到一顶牛皮帐篷,好在这顶帐子大得很。
\n
给应家拨的暂住地段也好, 距离七举人巷不远处的一块朝南阴凉地, 头顶一棵枝繁叶茂的白杨树, 白天遮阳不热,晚上通风, 走出百来步有一口水井。
\n
顺天府负责安置赈济的主事官员对应家态度殷勤, 一天跑仨趟, 此刻正在帐篷外和义母说话:
\n
“……各处安排得可妥当?应夫人若有不满意的地方尽管直言, 本官即刻安排……”
\n
“哪里哪里, 应夫人太过客气。应家和晏少卿交情深厚,本该多看顾些,呵呵……不敢有负晏少卿的嘱托, 应该的,应该的……”
\n
牛皮帐篷里放两张木板床, 靠木板床放一个矮几,矮几上放着一碟清洗干净的紫葡萄。
\n
阿织的腮帮子塞得鼓囊囊的,抓得满手的葡萄,递给木床上坐着的应小满:“阿姐,你也吃。”
\n
应小满心不在焉地吃葡萄。
\n
葡萄便宜。这几天家里天天吃。
\n
家里也只吃得起葡萄了。
\n
火场里来回一趟,她侥幸只灼伤了手,腿脚无事。火势扑灭之后,她和母亲回了一趟家,翻捡残余物品。
\n
比起西边几户人家来说,应家屋宅未烧垮塌,房顶大梁好好地撑着,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n
但大幸中的不幸,挂在正屋檐下放钱的小吊篮……烧了个干净。
\n
家里的纸交子都放在吊篮里,十几贯面额的交子随火而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