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武人动拳头,京官动笔杆。“公器私用”四个字,她印象深得很。
\n
晚上跟老娘商量一阵,决意尽快搬出去。七郎把应家安置在官衙里是好意,应家不能给他带来麻烦。
\n
但太后娘娘心血来潮的一道口谕,全家得在京城多留一段时日,住处便成了大问题。
\n
“咱家立的女户,不好借住七郎家里。”义母的姿态很坚决:
\n
“家里两个未出阁的小闺女,住哪里都好,哪怕住回铜锣巷也行,就是不能没名没分地住去七郎家。他家里空着再多院子也不住。”
\n
铜锣巷潮湿泥泞、时不时被水淹的赁屋当然再不能住。
\n
应小满犯愁说:“当真还要去寻那牙人?我跟他上回为了两贯押金,在路边大吵一架。这才几天?”
\n
义母笃定地说:“做生不如做熟。这牙人做事讲规矩。你别看他为了两贯钱跟你在路边争,拿钱到手他不还客客气气打完招呼才走?听老娘的没错,你拉不下脸寻他,我去找他说。”
\n
牙人其实好找得很。七举人巷受灾的十几间屋宅开始叮叮当当地修缮,牙人就站在沈家烧得变形的院门边。
\n
没法子,沈家交不起“二十四押一”的赁金,已经搬走,沈家这处成了无人看顾的宅院,牙人少不得多盯些。
\n
应小满咳了声,提一串葡萄过去,把赁屋的想法说给牙人。
\n
“只住一两个月。离西门内大街的门面铺子近些。清清净净的小院,赁钱不要多过两贯,按月支付。” 她摸了摸怀里揣出来的银饼,补充说:“有符合的宅子,越便宜越好。”
\n
牙人天天和人掰扯,早忘了前几天的不快,乐呵呵接过葡萄道谢。
\n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