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因此讨论起李侃之乱,百官个个都哭丧着脸。
可没想到,皇帝陛下先提的却是吴郡公主。
“吴郡这次做得很好,没有她,恐怕损失还要更大。诸位觉得,朕是不是该赏一赏?”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中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都知道去年陛下和吴郡公主有过一次严重的争吵。公主因为先皇后的事说了许多不孝之话,自那以后陛下对公主就多有疏远了。
因此他们也有点拿不准,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想赏,还是不想?
谢况看官员们都不说话,都在看眼色,就补充道:“卿等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及朕的看法。”
有官就说:“我朝以孝治天下,公主于君于父有不孝之举,还未受罚。此次将功补过,陛下若要赏赐,也不宜太过。”
谢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萧延此时却主动发言:“功过并不能相抵,吴郡主此次功劳卓绝,该和将士们有同等奖赏,不能因为她先前的过错而被抵消。且先前旧事,臣以为,正是因为公主纯孝,念及先后,才会有犯上之举,应酌情处理。”
谢况的眉毛拧成了一团,同为主婿的朱云见了,不禁感叹难怪萧延不受陛下的待见,他能走到这个现在位置上,该是少不得别人的帮衬吧?
但是也有人被萧延这话说服了似的,出来附和,表示同意。
看着情况变得有利于谢宜瑶,朱云连忙站了出来:“若说纯孝,臣认为还是太子殿下更为合适。有如此典范在此,相比之下,吴郡公主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且公主仪同皇子皇弟,本就逾矩,朝野上下素有微词,倒不如就此恢复如初,使其符合公主礼制,以表惩戒。至于公主此次的功劳,臣觉得是该另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