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蕴芳将谢宜瑶的意思润色后,写成骈四俪六的圣旨,谢宜瑶过目后再盖上皇帝的印,这些指令就成了圣意。
谢宜瑶知道,她要走完最后一步,若不想落人口实,还需要再多积攒一些正面的功劳。
这几年对谢况的种种行为,官民早有不满,那她就尽可能地将这一桩桩旧事化解,以此平息他们的怨气,使他们能直观感受到公主监国带来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能在这种情况下稳定人心,免得燕军真的伺机而动,动摇南国的根本。
……
吴郡公主监国三月有余,虽然起初有些许混乱发生,但现如今朝政已经较那位正在养病的皇帝亲政时清明了许多。
若去坊间问一问,有不少人都已觉得就一直这样下去,其实也并无不可。
但谢宜瑶不想再等了。
倒不是她有多急着走到皇位上去,只是以监国辅政的名义行事,很多时候还是会受到阻挠。虽然无关痛痒,但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同这群蠹虫周旋上,实在很是浪费。
于是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禅位诏书。
开篇几句套话后就先写了现状,太子薨逝,皇帝病重,其他诸皇子年幼,吴郡公主身居长嫡……后面还有一堆夸赞她能力的话,就不必一一复述了。
皇帝选择内禅,他本人则为太上皇,移居别宫。这本已足够轰动朝野,更不必说,他是要禅位给皇女。
谢容已死,他的拥趸却并未消亡,他们有的分别投靠了年幼的皇子,但更多的则仍按兵不动,准备皇帝有再立储君的想法时再随机应变。
有以朱云为首的一群人以辞官为威胁,要求若是皇帝真要禅位,也该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