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才有足够的空间给我们操作。否则等承平之时,无端提什么新规,总是要更困难些。还有女官的事,朕之前是想着循序渐进的,然而却也该先早些考虑起来了。”
是这么个道理,三人均叹了口气,又商量起了具体的方法。
然而越是讨论着就越是发现,如果真想给朝堂带来一些新鲜血液,就势必要受士族们的阻碍,这是逃不了的。但不管怎么样,总归是讨论出了个基本的方案,也试着从京城诸学馆开始办起,再从中选些寒士做官员的候补,之后再走流程选任。至于女官,估计还得先从高门大族的女眷中选起。
讨论的中途,时不时尚书台就又有新的奏议送过来,其中有些是需要谢宜瑶决断的,有的只需她过目确认就行。
来送文书的人里有黄玄,他如今任主书令史,虽然官位不高,但毕竟是掌管文书的工作,又常在御前和各署之间往来,也是位卑权重。
诚如谢宜瑶所说,现在局势还不太平,她又要政由己出,因此每日御前都可称得上是文符如雨,大体先由沈崔二人过目,拣重要的先看,其他如京中仕宦家庭的邻里纠纷一类就得放一边了。
今天重要的有二者,一是地方上谢冰和蔡登的情况,自从谢宜瑶即位以来,荆襄是安稳得出奇,谢冰更是多次公开表示只有称臣之心,但谢宜瑶总归是不能放心,因此总是让人密切关注,荆扬之间的重镇更是时刻紧盯着,无论有没有情况都要定期汇报。今日说的是谢冰和蔡登前段时间有书信往来,可惜没能截获内容,不过他们现在仍然没有任何行动。
然而谢冰的事谢宜瑶这几天刚好拿定了主意,因此只是例行回复,并没有和沈崔二人详细商议,只是告知了她们。
另一件重要的事有关数名官员的任免,是吏部那边送来的,其中不乏一些高门子弟,因而就需要谢宜瑶权衡多方利弊了。
谢宜瑶对黄玄道:“你去请萧弦和顾确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