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生起现行。
它已经成熟了,当然得果报;没有成熟的,它就不断地生起现行,它会引生新的现行,让它快速地成熟。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女,这婆罗门女她在煮饭的时候,从窗户看到佛陀过来托钵了,她被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感动。她想要盛饭去供养佛陀的时候,一想,不对,她先生在客厅,她先生是信婆罗门教的,他肯定不答应。但是这个婆罗门女,她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可见她这个人供养的心很强。她就动了个脑筋,她就把这个米,先用布把它捏成水,捏成一种粥的相状,就是它本来是固体的,把它捏成液体的、稠状的粥,她就跟她先生说:这个粥不要了,我拿去倒了。结果她出去的时候,不是把它倒掉,她是虔诚地供养佛陀。
供养佛陀以后,佛陀就跟她咒愿,他说:妳因为这个布施的功德,三十小劫天上人间享受富贵的果报。这个婆罗门在客厅里听到,就不同意了,说:你这个沙门,你为了要贪取别人的布施,做此妄语,这个女众她就拿一个粥水去供养你,怎么就能够成就三十小劫呢?伟大的佛陀说,你看那棵树叫做尼拘陀树,这棵树两个人抱都抱不住,这棵树刚开始是一个小小的种子,这个种子没有芝麻那么大,它为什么变这棵树呢?因为它辗转的发展,它有生长功能,所以它变成这一棵树。那么这个婆罗门女她的心态亦复如是,她有一种强大的愿力去做这个善事,所以这个善事会辗转相续。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善念跟善根区分出来?其实佛法并不是很强调很赞叹一时的善念。你刚好遇到什么事情,起了突飞猛进一时的善心,去布施一个什么事情,这倒不是重点。长时间的行为很重要,因为长时间就变成有根了,它就有不断地生长功能了。
佛法是认为善根比一时的善念更重要。善根跟智慧有关系了。所以你为什么要明白道理?你今天通通不懂因果,说这个人不懂因果,他也会布施,这种没有智慧的布施,他不可能相续的,他只是一时的慈悲心。
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