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净土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想办法让业力沉淀下来,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人生的业力,必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慢慢地减少,当然就是你的心态慢慢地、慢慢地看破娑婆世界的真相。其实娑婆世界没什么好的,都是你在打妄想,是你的妄想把它塑造成美好。当你把妄想拨开来的时候,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苦多乐少,充满过失的。所以,你慢慢慢慢地对娑婆世界的执着降低以后,业力慢慢沉淀,这是第一个。然后你才有资格谈忆佛念佛,创造一种往生的愿力。
所以我们从这个“业障深重、求出无门”,要知道,障碍你往生的不是业力,是你的情执。带有执着性的妄想,这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会激发业力。它本身不是业力,它会激发第八识的业力,让它从种子位变成现行位。诸位!我们造了业以后,储存在第八识是个业种子,是谁把业种转成“业力”的?有力量的“力”?它本来是一个没有力量的业,它怎么就变成一种有力量的,变成业力呢?乃至于变成业障呢?是你临终的情执,你的妄想去激发它的。
所以,带业往生,你的心慢慢地要收尾。你要告诉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你对人生不能再有想要去规划、要掌控的念想,然后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它是三种心态的结合,善导大师的概念:第一个,怖畏生死;第二个,放弃主宰;第三个,一心归命。这个是净土宗修行的最低标准,因为你非得经过这个过程,否则你没办法处理业力,你也没有办法启动第十八愿。
我觉得善导大师已经把修行简单到最简单化了,就是说,它已经是最低标准了,一个都不能少:你必须要有了生死的决心;你必须要知道自己人生不能主宰,你要放弃主宰;第三个,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样子就满足了“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了,这个叫作正确的往生的忆念。当然,你这种心态准备好了,你去接触佛号,诸法因缘生,因缘准备好了,当然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开示慰导,然后让你带业往生。
我们先讲到这一块,这个地方讲到怎么去修皈依。
其实我们首先要知道,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