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了师父您昨天提到的,佛陀从三个角度去切入空性这样的道理呢?不知道弟子有没有想错?
【师父答疑】今天讲到心性的本来清净,是从最圆满的空性。我想空性我们不要讲三个了,我们讲两个就好了,简单讲就两个:一个是小乘的无常空性,一个是大乘的一念清净心性,就是本来清净。就是你不要空,本来就没有,你没有必要去空掉什么东西。
小乘的无常空性,他那个空是带有一种厌离的、毁灭的。就是说,他在修空之前是想“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他的空是带有一种悲伤、无奈。就是因为人生充满了变化,所以让我太多的痛苦,因为人生太不安稳了,不断地刺激我,我又不能主宰(无我),我又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结论:我必须把它放下。所以叫空。所以小乘的空是带有极度的厌离,就是说,我受够你了,所以把你放下,是吧?这是小乘的空性。这种空性就有一点带有善导大师的放下的思想。就是说,算我怕你,可以吧?我就赶紧走了。
但是圆教的空性不是。就是说,其实“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有什么好空的呢?你只要空掉你的执着就好,问题不在外境。就是说,生死也是你一手操作起来,你自己把它捏造出来,这个梦境也是你捏造起来。你只要把执着放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大乘的空性是抓住生命的核心。就是说你没有必要去怪罪生死,“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因为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就把生死给打起来。你只要逆向操作,把妄想放下,生死自然消灭。
所以这两个空性在解决问题不一样,一个是本来就有生死,算我怕你,好不好?我走了,我也受够你了。小乘的空就是这样,带有出离的、厌恶的空,但是这种空性有问题。这种空性,我先讲它的优点。小乘的空,带有毁灭性的、厌离的空,它的好处是很快让一个人强烈地感受,产生出离心。但是这个法门你不能把它当常法操作,因为常法操作,你对有为诸法时间久了会产生一个后遗症,你会害怕有为诸法。等到你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你不容易回入娑婆。因为曾几何时,你离开娑婆世界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