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我们往下看。因为无量光的缘故,所以启动了我们自性本具的广大的空间无碍。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能够遨游十方诸佛国土,供养他方十方诸佛,见了阿弥陀佛就见十方诸佛,乃至于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所以,你到了极乐世界,开显心性里面空间无障碍的这一块。
第二个,由无量寿义,使令我们开展心性本具的时间无障碍。我们往生以后就是“一生补处”,决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我们往生,诸位!我们往生没有经过死亡,你知道吧?我们是什么时候往生,你记得吧?“是人临命终时”,这就往生了。你一经过死亡,你就不太会往生了,中阴身往生很少。所以,如果你今生能够往生的话,你现在是这个心态,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这个心态,因为他的心态没有经过死亡的中断。如果你往生的话,就是你这个明了的心去了,它没有经过死亡,所以从此以后它就无量寿。
那么蕅益大师到底想要说什么事情呢?看他的总结。
这句话太重要了,净土宗的人啊!离开我们一念的清净心,我们不可能启动弥陀的功德;离开弥陀的功德,我们也不能开显我们自性清净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蕅益大师的理观的念佛跟善导大师偏重事修的念佛,最大的差别点就在这里,这句话。善导大师的概念,是把我们的心形容成“业障深重,求出无门”,所以,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我们的心是干不出好事来,你的心“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按照善导大师的思想,我们的心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好好地顺从本愿,其他你啥都别想。所以,在善导大师的规划里面,心力不可思议强调得少,他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议。
但是蕅益大师的思想就不是这样,他认为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蕅益大师认为,净土宗是两种信仰。谁说是一种信仰?你要先信自,再信他。信“我虽业障深重,茍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是名信自”。就是说,我现在的颠倒妄想落入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