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的状态。怎么做到?我们待会儿会说。你必须要把所有的障碍,在有生之年就必须要铲除——破障。
净土宗的第一个功课,破障法门。不要说临终,你要让你晚年的时候就必须要安稳状态,在晚年之前,你重大的罪业就必须要清除到某种程度了,至少它是一种沉淀调伏的状态,这第一个业力的调伏。第二个思想,你怎么样去培养一个思想,让你临终的时候,你的思想是一种安稳,而不是起颠倒的;我们都没有谈到念佛的问题,念佛都还是在下一段。就是说你必须在临终之前创造一种安乐、解脱的环境,这个是我们谈到的第一个重点。
我们来看看,到底我们的生命受到什么样的干扰?首先我们先了解生命;当要面对自己的生命之前,我们先了解它,你才知道关键在哪里?对生命的描述最清楚的就是《唯识学》。《唯识学》认为我们的生命,是由心识活动的交互作用所变现出来的。心识的活动分成八块,天亲菩萨的《三十颂》把我们的八识分成三大类:
一、异熟,就第八识。你来三界投胎,出现了一个果报;但是,你今生的果报只是很多业力的其中一部分而已。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生命的业力是个大海,今生的业力是个小水泡,今生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你今生快乐也不要太得意,快乐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不是所有生命都快乐,不是的,你运气好,把善业激发出来;你今生痛苦,也别太沮丧,这也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你刚好今生把罪业逼出来了,如此而已。所以,我们今天要平心而论,到底我的生命相貌是什么?你必须看阿赖耶识这个大仓库。它把你无量劫的生命,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起的每一个妄想全部记录下来。
所以异熟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保存业力。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有本事把你保存下来;第二个变现果报。当它的能量累积到一个程度,我们叫做成熟以后,它就把业力变成一个五蕴的身心让你来受用。阿赖耶识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保存业力,第二个变现果报。
这个是我们要面对的过去,现在不是只看你今生的生命,你临终的时候阿赖耶识要现前。不要以为现在风平浪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