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她看向棠袖,棠袖很平静地道:“我先前已将土豆呈给皇上,番薯也快了。徐光启上次写信说正在尝试,等成功了,会立即通知我。”
杜湘灵听说过徐光启。
本为翰林院检讨,现正在家乡上海为父守制。除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外,今年更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出《泰西水法》。据闻他专习天文历法、水利、数学、农学诸策,是个即便没怎么关注过,也第一反应就觉得他必然是位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丈夫的能人。
棠袖道:“种番薯,徐光启比我有经验。”
与其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地着手,不如由有经验者来,这样出成果更快。
杜湘灵沉沉呼出口气。
也好。
她出海除去赚钱,其实也是受棠袖的影响,想搜罗海外易于种植的譬如土豆、番薯、番柿等带回大明,帮助棠袖更好地造福百姓。然她能力有限,她只做得到将根茎、种子之类尽量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再多她就不行了,得交给如棠袖、徐光启这样更有能力之人,不断去进行尝试推广,而这绝非简简单单一日之功就能达成的。
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杜湘灵想,相信有徐光启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能力者在,大明以后会越来越好,什么饿死了,吃不饱,到时都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也正是这时,朝廷于四月廿六下发的赈济畿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四川饥民的赈粮,才终于送到。
赈粮进城,狱中陈自管且哭且笑。
待赈粮发放完毕,就到了北上回京的时候。
回到北京已经入秋,棠袖和陈樾刚将沈珠玑送进东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