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李显拜见,声音打断了他思绪,他才将古怪抛入了脑后。
“三年前陛下洗清礼部,还寒学子公道,下官才有机会站在陛下面前,筛选良才。”
三年前,借温玉林之势除掉了温蘅,削弱太后党势力,重新拿回礼部,实属意外。
他本没有这个打算,是盛明月添把火,令温玉林与温蘅决裂,将温蘅送上断头台。
席淮没有想到温玉林真的会想杀死温蘅,但与自己目的不谋而合,因而没有阻止。
只是那些曾经背离他的忠臣们,仿佛对他改观,对他找回信心,纷纷重新投靠他。
正如面前的礼部尚书,寒门出生的李显,他曾在权势的压迫下,被迫遮掩住自身光芒,栖身于礼部打杂,而如今成了礼部尚书。
思及时,席淮颔首,“李大人谬赞,今年的会元,便是李大人先前说的,怀乡赈灾,帮忙剿匪之人吧,难怪李大人会对他盛赞。”
李显惜才之心得到满足,大方承认,“此子虽曾含冤灭门,但却有着为国之心,下官才忍不住多提几句,并非谗言,陛下海涵。”
“无碍。”席淮摇首,“现下正是广纳良才的好时机,李大人惜才心切,朕怎会不懂,说来说去倒是忘了,此子究竟姓甚名谁?”
李显尴尬挠了挠头道:“他与下官同姓,下官怕圣上误会。”
“为何误会。”席淮不拘小节摆了摆手,“别让朕好奇了。”
“他叫李珏。”李显想到当初剿匪场景,不由真诚夸赞,“他文采奕奕,武功了得。”
李显眼神欣赏,他抬眸看向圣上,眼看圣上面容闪过错愕,持着笔的手都停滞下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