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炮制的人数多少取决于皇权的强弱,而皇权的强弱又取决于民心的枯荣。至于民心,本就不是皇权能够控制的。”
“你觉得民心空泛虚假,是因为李钧你从没有过寻常百姓的生活。但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种信仰,应该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张峰岳正色道:“民心其实从来都不是泛泛而谈的空话,而是一针一线,一叶一瓦。是坐在田埂上的农夫望着地里庄稼的喜悦,是放牧的妇人看到自家牛羊下了胞崽的兴奋。是衣锦还乡为祖宅翻了新瓦,是家中的亲人身体安康。是残疾的少年接上了义肢新腿,是天真的女孩在黄粱梦中穿上了新的衣裳。”
满头白发的老人缓缓说道:“皇朝的出现,同样也是数千年来的民心所向。民心荣,则皇权荣。民心枯,则皇权枯。浅溪容不下千帆争渡,江河浩荡可以哺育众生。朱家领衔大明帝国,所以可以代行民心,用皇权来炮制同样依附民心而存的儒序。”
“治世,是儒序存在于世间的意义所在。可如今这乱糟糟的大明,皇室还能有几分人心?儒序又能剩几分人心?”
张峰岳长叹一声:“一个春秋会,便是皇权的极限。同样,现在的儒序能有老夫这一个序二,也已经是极限了。”
“严东庆以为他自己只要能摆脱皇室控制,积攒名声,伺机再立新党,就能有机会破序晋升,和老夫分庭抗礼,分裂儒序。所以他选择借力龙虎山,就是认为张希极会因为这一点而出手庇护他。”“可他错了,若是这乱世继续下去,儒序只会越来越弱,根本不可能再有新的序二。”
张峰岳话音一顿,略带苦涩笑道:“毕竟这乱世,最不需要的可就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啊。”
儒序会与佛道并称‘三教’,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
民心世道对他们而言就是那门前香火。
李钧沉吟片刻,不解问道:“那您为什么不早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