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就随意射/杀角落里的狼尾。多数人看见裁判的第一反应是躲,避免眼神接触。尤其是当裁判开始威胁,表明自己离死已经不远了。
\n
“那说明他们不是真的聪明,”闻无眠却兴奋起来,嘴角扬起志得意满的笑。下一瞬间,眼里的光芒酝酿出不屑:“我猜对了,你果然是为了杀我。怎么、这就是你为我精心挑选的死法吗?”
\n
即使正对车头,几分钟后就要变成一堆残肢碎肉,她还能气定神闲地与裁判讨论死法,言语间多有轻蔑。屋内其他人被震惊地说不话,有些人忘记了哭泣,呆呆目视闻无眠的背影。
\n
她看看边上另一条并列的铁轨。此时岔道已被完全固定,列车即将奔上他们所在的轨道。
\n
“电车难题。”她冷冷一笑,“起源于伯纳德·威廉姆逊的枪决原住民问题, 1967年被菲利帕·福特化用,在《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首次提出。真没想到,在命理里主智慧、机械技术的车马星天机,居然会沿用几十年前老掉牙的思想实验模型。天机,你到底是江郎才尽,还是本来就是冒牌货?”
\n
电车难题是上世纪伦理学领域最出名的实验之一:将五个人绑在一根铁轨上,另一个人绑在另一根铁轨上,火车启动时,你会选择拉动扳手使火车改道,以碾死一个人的代价救下五个人吗?
\n
简而言之,就是同不同意牺牲一条无辜的性命,去救本来要死五个人。
\n
关于原版问题的解答,涉及到各种主义,不同的思想流派,全世界的人们一刻不停,讨论了五十几年,仍然各执一词。天机在“数字电车”中做了一点修改。它剥夺了玩家关于“改不改岔道”的选择权,进而把所有玩家扔上铁轨。最终能够留在那一条铁轨,全看玩家聪不聪明。
\n
自从第一次进入游戏,闻无眠就摸清了游戏的特性。天机的做法绝不是在告诉玩家:哪怕被绑上铁轨,面临绝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起死回生、逆天改命。相反,它得意地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嘲讽人类无知:人类自以为拥有改不改岔道的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