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越人不反抗修水渠之事。”
\n
阿政一锤定音,众人静默,很明?显百越人不反抗是痴人说梦。
\n
琇莹想着,用平常的方法,“派人和谈,共同促进双方贸易,修建水渠。”
\n
阿政笑起来,李斯为他解惑,“公子那还不如强攻呢,百越沟壑崎岖,稀少的人口被隔绝在?一个个山岭,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我们跟他们和谈完恐怕会修十个水渠了?!”
\n
琇莹脸红了?一下,“思虑不周。”
\n
阿政沉吟片刻,与王翦几乎同时开口,“一边打,一边修水利。”
\n
琇莹和李斯也是几乎同步摇头,“天下未定,今年又有几地逢灾,国内还有路和学宫要修建,打仗与水利的修建耗资太重,国府虽可勉力承受,但若有下个灾年,或是左右支绌。”
\n
阿政皱起了?眉,琇莹也是无奈,“陛下不若等个三四年,抗倒伏的冬麦已?经播种在?全境,想来那时更?有底气。”
\n
阿政轻颔首,“这次拉众卿过?来不过?是议,离征伐还早。”
\n
众人应是,李斯说起统一度量衡,帝国上下采用统一的计量标准,统一车辆轨距,即车同轨,统一文字的准备情况。
\n
为了?规范吏办事,中央政府向各郡县颁发统一制作的标准量器已?经发过?了?,并在?上面刻上皇帝的诏书全文。上次写法时也加以规定,凡是度量不准,比如短斤少两,或者吏办事大斗进、小斗出的全部依法严办。
\n
至于车同轨,虽然现?有水泥路,很平坦,但为了?方便?造车者像秦的弓箭一样可以快速造完相?应零件进行组装的流水线工作,还是很重要的。
\n
这两项有益民生,学宫和琇莹的报纸从一年前就?在?宣传,现?在?咸阳城中长了?两颗牙的小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