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或者到政事堂向朕举荐。诸卿还有其他事要奏吗?无事就朝散。”
\n
御史中丞孔奂出列,百官们内心俱是一颤,这又是要弹劾谁了?连陈蒨也感到头皮发麻。
\n
第29章 催婚
\n
孔奂举笏说:“臣不是弹劾,是提建议,诸位莫要紧张。”
\n
陈蒨笑道:“孔卿请说。“
\n
“人口增减关乎国家兴衰,自梁末以来,国家战事不断,百姓为逃避战乱赋税,或隐入山林,或出家为僧尼,能真正为国家所用的人口逐年减少,如果朝廷再不加以管控,不出十年,人口将只有现在的一半,青壮年更是没有十分之一,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钱粮无收、兵源枯竭,这是很可怕的事,臣请陛下重视这个问题。”孔奂说。
\n
百官们闻之纷纷点头,陈蒨道:“朕如何不重视人口问题呢?自朕登基以来,轻税赋,薄徭役,劝农桑,与民休息。佛寺与民争地,矛盾冲突不断,前朝武帝数次舍身寺院,耗尽国帑,百姓贫困,朕深知其害,虽未明令,京城一带没有再建过一座新寺,又推进完善僧官制度,要求各寺住持,度化一僧一尼均需要朝廷的批文。这些都是为了增加人口所采取的措施。孔卿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呢?”
\n
孔奂说:“我朝承前朝之制,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宜时嫁娶。男年二十五、女年二十以上不婚者,使长吏婚配之,隐匿者家长处以死刑。’但这一规定,现在实际是未能真正执行,几乎形同虚设,请陛下明文下诏,自中央到地方严令执行。”
\n
陈蒨内心一颤,不禁看了看那人,那人低着头,也不知什么表情。
\n
陈蒨道:“朕考虑到此规定若严令执行,有时未免不尽人情,所以令各州媒官视情况而定,尽量使双方满意然后成婚,像丧偶、和离者,情况更为复杂,所以凭其自愿,官方不加干涉,怕强逼嫁娶出现意外,喜事变丧事……”
\n
孔奂打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