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他们会输。舆论纷纷扰扰,总归没有一个人怀疑这场仗的输赢。
\n
赵朔头疼得厉害,甚至都不知道向谁发火。
\n
倒不是没有人和他持一个意见,认为打仗会拖垮国库。这个人就是曹禤,但偏偏曹禤性格刚烈,北戎三番四次挑衅,已经到了他能忍耐的极点,况且他的说法也是理直气壮的。
\n
不是真打,就骑兵冲锋突袭,打上几场,把北戎人赶出去,扎紧篱笆,也不是不行。
\n
他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认为和亲毕竟是不牢靠的,何况后世名声难听,趁着巫国还算安稳,动作不多,不如给北戎两下厉害的,以免将来西线作战的时候北戎又来惹麻烦。
\n
奈何赵朔一时间谁也听不进去,曹禤该说的话都说了,也就退回去继续以不变应万变,并不多说了。
\n
争执过了没有多久,北戎的挑衅变成了惨案。
\n
他们攻破了一个县,将县令崔宁抓起来剜目剔骨,百般折磨后杀了。
\n
崔宁是金门殿里出去的人里面名声最响的一个。他在金门殿的时候,和齐昭昀不投脾气,经常言语之间多加品评。齐昭昀对外一向有雅量,并不与他争执。但无论如何崔宁的名声靠着清谈出去了,后来任职的时候他倒没有留在朝内,而是自请到刚刚克复的北方去,哪怕做个县令,慢慢来。
\n
他有经世致用的心,又愿意吃苦受累,赵朔当然十分欣悦的准了。
\n
没有几个月,他被北戎人杀了。
\n
要说北戎人杀他,未必是一种处心积虑的羞辱,而是以此为乐。他们固然知道此举会招致朝廷的报复,但却并不以为朝廷能做出什么真正的反击——赵朔始终命令防军收缩阵线,不与他们交战,守城为上。
\n
为的是争论出一个结果。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