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如此,还无法揭开真正的面貌。
\n
谢衍静静说,“我也曾遍历陆上遗迹,仙门里,上万年前的历史基本寻不到,唯有北渊古战场里还留下些许。”
\n
“一些仙门遗留的洞天,我之所以封住不让后来者前往历练,也是因为那完全超出今日的修真界理解。好像一条文明的脉络完全不存在了。”
\n
谢衍:“儒释道的许多经典,都是从遗址里发掘,才有后人对此进行修真的理解和改造,这也就是修真界——我们的来源。”
\n
他在成圣之前,一直都在追寻世界的真相,后来从闲散的天问先生成为仙门之主,他心中有无数疑问,却需要三缄其口。但是疑问并未消失。
\n
谢衍只能这样下定义,指着天与地,道:“此界,天罡颠倒。”
\n
本该是天道的天之上,不是瑶池仙境,却是地狱魔窟。
\n
而海底最深处,却是万年前天道的遗迹。
\n
真正的天道已死,如今主宰五洲十三岛的“天道”,又是什么呢?
\n
殷无极反倒释然了,他终于理解了谢衍对他说,“天道非道”的用意。
\n
他说:“原始的天道死在万年前,那么现在所谓的‘天道’,自然非‘道’。”
\n
“万年以前,一个属于人族的时代终结了,与之相对,属于‘人’的天道,也从此落下帷幕……”
\n
殷无极轻讽:“后来产生的所谓‘天道’,本就没把人当做人,自然无法代表‘人’。”
\n
“如今‘天道’,根本不是天人之道。”
\n
六千年前,仙神行于大地,明明修真文明如此辉煌,却无一飞升成功,尽数湮灭于时光洪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