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姜远山笑眯眯的对着罗阳道:“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县城里,但凡生意上赚的钱,至少有一半最终要流进黄家,所以被人称为黄半城。”
罗阳:“.”
听完老丈人的故事,罗阳哭笑不得。
“爸,您爷爷那一辈的县城,县令就相当于现在的一把手+二把手+常务副+法院一把手+检察院一把手+纪检委一把手由此可见一个县城里的政治活动以及商业活动是有多匮乏。”
罗阳苦笑着解释道:“反观现在,不论是门类齐全的工业还是品种繁多的商业,又或是农林牧副渔,随便哪样拎出来就是一门产业,而且有些关键性产业控制在政府手里,以前和现在怎么比?”
现代的小县城里,可能有人单纯的从财富上能被称为“半城”,但绝对不是姜远山刚才描述的那种黄半城。
“最好不要有那种心思。”
明白自家女婿的想法后,姜远山叮嘱了一句:“砸人饭碗,犹如杀人父母,千万不要做企图赚干净每一分钱的人”
“嗯,这个道理我懂。”
罗阳点头道:“所以我一贯秉持合作双赢的理念,从来没有过您担心的那种心思。”
“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姜远山补完故事:“到民国年间,黄家因为一些事,遇到了一场并不是特别大的危机,结果却是墙倒众人推,短短几年时间里没了个干净。”
随着罗阳在老家的投资越来越多,涉及产业范围越来越广,姜远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