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心头一震。
这是“祈灯堂”内部标记,只在苏晚提供的民国档案中出现过一次,代表“已启灵”。
他来不及细想,迅速将纸灰收进密封袋,熄灯退出。
两点三十四分,废弃锅炉房。
陈医生早已等候,面容憔悴,手里紧攥一只老旧U盘。
他没寒暄,直接递上:“原始评估档案,我藏了三年。加密方式是‘灯语节奏’——七下敲击,停顿,再七下。你试试。”
宋昭接过,在随身笔记本上敲出节奏。屏幕解锁,文档弹出。
标题赫然写着:《声波锚定实验阶段性报告》。
内容令人脊背发寒——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刺激,受试者大脑边缘系统会被重塑,形成对节奏的条件反射。
最终,他们能通过心跳、呼吸甚至眨眼频率接收指令。
档案末页标注:“代号‘林七’,对警徽反光产生强烈依赖,表现为每日需直视反光面不少于七次,建议终止计划,存在失控风险。”
宋昭盯着“林七”二字,指尖发冷。
小林不是偶然出现在技术大队。
他是被“唤醒”的。
一个穿警服的灯奴,一个能自由出入警队、接触物证、传递信息的活体信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