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裹着热气,吹得知青点的篱笆哗哗响。
许成军捏着刘干事的便条。
便条上就三行字:“78年前推荐生可延至79年入学,全国仅三校有此政策,复大最优。速定。”
墨迹还带着点潮湿,像是刚写就送来的。
...
而这张便条的背后,藏着刘干事一整夜的盘算。
昨夜在文化馆的煤油灯下,他翻着许成军的手稿,想起了许志国
这份硬气,他记了五年。
然而,更让他动心的是许成军的文字。
“是块好料。”刘干事对着手稿喃喃自语。
“得让这娃走出去,”他在便条上重重写下“复旦最优”,“上海风气活,复旦平台广,才配得上这手文章。”
....
“复旦?”钱明啃着干硬的玉米饼凑过来,眼镜滑到鼻尖,“真就要去上海?”
“嗯。”许成军把便条折成方块,塞进衬衣口袋。
钱明挠挠头:“安徽大学不也挺好?离家近,听说中文系老教授不少。”
“你不也说了,要试试啊!”
许成军笑着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