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忍不住往仓角撒麦种,这种拧巴不是性格弱点,是这一时期最真实的精神状态。你的人物,把这层心思说透了。”
这话比任何赞美都让许成军心头发烫。
他想起前世写论文时分析过的“79年文学的犹豫性”。
此刻竟由亲历者亲口说出,而自己的小说成了注解。
“但我有个疑问。”苏中突然开口,烟斗指向“528斤”那段,“这数字太扎眼,容易被人抓把柄。”
“苏老师,”许成军有些迟疑,“实际就是这么多。我改了,是对这片土地不诚实。”
他顿了顿,声音不大但却异常坚定,“文学要是连真话都不敢说,不如回家卖红薯!”
会议室内安静了。
沉默片晌,周明拍桌:“说得好!现在我保这稿子不改数字,我周明担保!”
-----------------
中午在文联食堂吃饭时。
刘祖慈往许成军碗里夹了块红烧肉,这位刚刚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在历史上发掘顾城、梁小斌等青年诗人,成为新时期诗歌崛起的重要推手。
他眼里带着赞赏:“你这股劲,像年轻时的公刘。我给你透个底,《安徽文学》九月刊的头条,编委们早内定了《谷仓》”
他看着许成军没什么喜形于色的表情,点了点头。
“我今天来,其实不是为了你的《谷仓》。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