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跟名人同框,
许成军有点遗憾,但他也相信这不是最后一次来收获杂志,
以后会有很多机会见到那位文坛享誉的老人。
此时,许成军也起身,道:“那实在太麻烦李编了。”
你看,能插队,这不就是人脉的作用嘛。
老周还是很给力的,这大腿该抱依然得抱!
不过《试衣镜》对于许成军的意义其实也不一般,是他第一次尝试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写作技法写一些这个时间点大家还没关注到的人和事。
非要说,《试衣镜》才是他真正意义的处女作。
《谷仓》和《称星》这两部作品,更像是他融入这个时代的敲门砖。
某种意义上也是护身符。
从影响力上讲,即使他运用了不少后世的写作技法和政策先见,但是这两作品本质是依然是脱不开知青文学窠臼的作品,放到40年后,哪怕只是20年后,这两部小说只会成为许成军人物介绍的一行字。
就像在40年后谁会去聊《班主任》和《伤痕》?
站在时代风口上的文学作品,有时候其标志意义远大于文学意义。
传播力也局限于一时一地。
...
没让许成军等多久,李晓琳就带着两杯水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