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低!能量核心区的磁场强度只下降了不到5%,次声波衰减更少。而且引流路径不够稳定,能量在土壤介质中损耗过大!按照这个效率,要彻底平息‘煞涌’,需要在整个宅子底下埋满铜棒,工程量和成本不可想象!”她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挑剔和急切。
杨睿看着屏幕上那如同地下暗河般涌动的、被标记为红色的高能量区域,主要集中在原老墙地基下方和深达七八米的地层中,以及从能量核心延伸向铜流井的那条纤细的蓝色引流路径,眉头深锁:“我明白。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引流管’太细,阻力太大。需要找到‘能量主干道’!”
他拿出老宅的图纸和周边地形图,铺在苏瑾的电脑旁,手指沿着探测到的能量核心区域延伸方向画线:“看!探测显示能量最活跃的通道,大致沿着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深度在5-8米。结合地形图,这条线的西北端,指向老宅后方那片野竹林深处的一个废弃古井!东南端则指向两公里外那条穿城而过的清溪河!”
苏瑾凑近细看,对比着探测数据:“你的意思是……那位前辈风水师将旧荷花池作为‘泄煞口’并非最佳选择?真正的‘地脉’或者说能量主通道,其实更深,指向古井和清溪河?”
“很有可能!”杨睿眼中精光一闪,“当初的布局只是在地表浅层进行引导和缓冲,并未触及真正的能量主干。那位前辈或许能力有限,或许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认知,只能做到浅层疏导。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阵法如此脆弱,稍有破坏就全面崩溃!现在,我们有了精确的地脉图,”他指了指苏瑾的屏幕,“有了对‘厌胜物’作用机制的初步认知,再加上现代材料,我们有机会做一件那位前辈做不到的事——打通并利用这条深层的‘地脉主通道’,将能量直接引向清溪河这个巨大的天然‘泄洪区’!”
“深埋管道?定向爆破?”苏瑾本能地想到工程手段,随即摇头,“不行!深度太深,靠近老宅地基,工程风险巨大!而且如何保证管道能精确引导磁场和次声波这种复合场?”
“不需要那么暴力。”杨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