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中心的光影与街角的硬币
上午九点的阳光斜斜地切开云层,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的光。我攥着楼盘传单站在旋转门旁,皮鞋擦得锃亮的白领们从我身边掠过,香水味混着咖啡香,和我身上的汗味格格不入。
顶层的落地窗后,顾砚深的身影偶尔闪过。财经杂志的封面还贴在大堂的展示架上,他穿着意大利手工西装,左手无名指的铂金戒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指尖夹着钢笔在并购协议上签字,背景是滚动的股市
K
线图,标题红得刺眼
——“顾砚深:一年缔造三个独角兽的资本猎手“。
上周暴雨,我躲进大堂避雨,正好撞见他从迈巴赫下来。黑色雨伞像朵移动的云,遮住了他半张脸,皮鞋踩在红毯上,没沾半点泥。助理捧着的平板电脑上,某家公司的股价正在跳动,红色的数字涨得飞快。后来听保安说,顾总三分钟就决定注资五个亿,而我那天的扫街提成,还没超过五十块。
“小伙子,发传单呢?“
擦鞋摊的老王笑着招呼我,“看顾总了吗?刚才他的车队从这儿过,三辆车,连车牌号都是连号。“
我点点头,看着手里的传单,“首付
20
万“
的字样被雨水泡得发皱。
中午蹲在路边吃盒饭,手机弹出同事转发的视频。顾砚深站在演讲台上,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商业的本质是精准计算,包括情感成本。“
台下掌声雷动,而我刚被客户骂
“不会算账“,只因把房价的小数点算错了一位。
“要是能把生活变成精准的方程式,该多好。“
我嚼着米饭,看着金融中心顶层的方向。不用猜客户的心思,不用数手里的硬币,每个决策都有数据支撑,每次付出都有明确回报
——
这种
“掌控一切“
的感觉,像颗种子在心里发了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