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名字,在柱子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
铁皮盒里的钱还剩7万,够再修两个多媒体教室。锁门时,我把公章放进抽屉,突然发现底部刻着行小字:“1987年制“——那年我刚分配到育才中学,还是个抱着教案本的年轻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该有公平的机会“。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黑色笔记本塞进碎纸机。机器运转的声音里,仿佛听见梧桐树叶落在车顶的轻响,像无数个被辜负的清晨。
###
三、传单上的阳光
再次醒来时,中介门店的折叠床硌得我腰疼。
手机在枕头底下震动,是林小满发来的:“育才中学出事了,有人举报招生黑幕,周主任把所有钱都交上去了。“
穿衬衫时,发现领口沾着点墨水,像从招生办带回来的印记。
路过育才中学,看见家长们举着“要求公平“的牌子站在门口,周建明被警察带走时,手里还攥着那个铁皮盒,阳光照在他脸上,突然觉得他没那么胖了,两鬓的白头发倒看得清楚。
“哥,发传单呢?“昨天那个看学区房的客户摇下车窗,“我不买了,听说教育局要查,这房价怕是要跌。“
他指了指远处的横幅,“其实孩子在哪上学都一样,关键是得走正道。“
我笑了笑,把传单塞进他车里。传单背面是我画的户型图,旁边写着行小字:“阳台朝南,适合晒书“。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校门口家长的呼喊。
到了面包店,林小满正往面包上贴新标签。“刚看新闻,“她指了指手机,“周主任的老婆说,他藏的钱其实是想给学校盖图书馆。“
照片里的女人站在菜市场的摊位前,面前摆着堆新鲜的青菜,笑得比阳光还亮。
“李哥,昨天那个客户定了套非学区房,“同事打来电话,声音亮亮的,“他说要让孩子凭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