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条未读消息,陌生
ID
发来回执:“老年人通讯录已收到,这是尾款
5000,下次再给批带病历的。”
附件里的
Excel
表格截图上,打码的姓名栏里,我认出了上周在敬老院发传单时遇见的张奶奶。她总坐在银杏树下织毛衣,说等天冷了给远方的孙子寄过去。
加密文件夹
“料库
2024”
的图标在桌面闪烁,像颗定时炸弹。双击打开,密码提示是
“妈妈的生日”。里面分着三个子文件夹,文件名都用代码标注。“0110”
文件夹里是某高校的选课数据,每条记录后面都跟着备注:“考研党,易推销课程”“家庭条件优渥,推荐高端辅导”。“1001”
文件夹存着某写字楼的门禁记录,标注着
“996
人群,睡眠保健品转化率高”“经常加班,胃药需求大”。“1110”
文件夹最厚,点开需要二次验证,上万条记录里,张奶奶的名字后面写着
“糖尿病,独居,子女在外地,退休金
4800
元
/
月”——
这些数据来自某养生
APP
的漏洞,我用爬虫脚本爬了三天三夜,屏幕亮了三个通宵,直到眼睛出现重影才爬完。每单卖给保健品诈骗团伙,能抽成
15%,这
15%
里,有母亲透析时用的抗凝剂,有护士扎针时用的消毒棉。
中午给
“下线”
发任务时,群里的消息像潮水般涌来。河南的宝妈晒出收款截图,像素模糊的照片里,111
元的数字格外清晰,她配文:“今天赚了
111
元,够给娃买奶粉了,谢谢坤哥。”
我看着后台抽成记录,从她身上赚的
40
元,刚好够买母亲一天的透析耗材。她不知道,她刷的每条好评背后,都是某个新手妈妈被忽悠买的天价修复仪;她更不知道,一旦东窗事发,这些流水会成为她参与诈骗的证据。
突然弹出条好友申请,头像是个戴眼镜的少年,背景是教室的黑板报。验证消息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