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同事李姐走过来说:“林宇,你整理的用户反馈太粗糙了,每条都要分类标注,今晚下班前必须重新弄好给我”,他没反驳,只是点头
“好的李姐,我马上改”。等李姐走后,他却对着打印机叹气
——
用户反馈有
100
条,每条要按
“功能问题”“体验建议”
分类,还要标注用户联系方式,今晚又要加班到深夜,而需求文档还没改完,怕两边都耽误,只能在心里盘算
“先改反馈,再改文档,凌晨
2
点前应该能弄完”。他的工位抽屉里,藏着件没拆封的黑色西装,是爸爸送的入职礼物,标签上还贴着便签:“儿子,上班要穿得正式点,爸相信你能行”,可他舍不得穿,怕加班时沾到咖啡渍或墨粉,想留到转正答辩时穿;浅灰色衬衫内袋里,永远装着张
“职场生存口诀”,上面写着
“多听少说,别反驳同事;领导需求优先做,自己的事延后;帮同事带早餐,搞好关系”,他焦虑时就拿出来读一遍,像在给自己打气。
扫便利店门口时,我捡过他扔掉的咖啡杯,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任务:改需求文档
V3(总监催)、整理用户反馈(李姐催)、订会议室、给同事带早餐”“背行业术语:30
个(通勤时背)”“生活费剩余:300
元(撑到发工资还有
10
天,省着花)”“别焦虑,再坚持一下,转正就好了”。那天上午,我看见他在地铁上背行业术语,手机屏幕亮着
“产品生命周期”“用户画像”
等词汇,他小声念着,怕坐过站,又怕记不住,手指还在腿上比划着,像在敲键盘
——
他说
“多记一个术语,就能离转正近一点”。这种
“对工作较真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底”
的坚持,曾让我坐在便利店柜台后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新员工”
当成战场,每一次改文档都是与自我的较量,每一次加班都是对生存的承担,那些沾着咖啡的衬衫背后,藏着比格子间更沉重的
“成长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便利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他敲击键盘的
“哒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