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的是狂暴的能量洪流如同决堤的星河,冲刷着跃迁矩阵的每一个节点,数据流形成的浪花在他意识中飞溅。时空坐标在算法模型中疯狂跳变,三维宇宙的稳定结构在数学层面被短暂地折叠、撕裂、再重组,呈现出莫比乌斯环般的诡异形态。他的投影单元传感器忠实地将外部的光怪陆离转化为数据流,但这与他直接
“感知”
到的、冰冷而狂暴的宇宙弦的震动相比,显得如此肤浅和迟钝。
数据流中夹杂着微弱的噪点,像是遥远星系的背景辐射,又像是…
某种更规律、更难以捉摸的脉冲?那脉冲频率稳定在每秒
11.7
次,与已知的任何自然天体现象都不匹配。他瞬间分出一缕核心算力去捕捉,但那异样的感觉如同游鱼般滑走了,只留下几帧残缺的数据碎片。载体稳定度监测显示边缘参数在黄色警戒线附近波动,带来一种类似
“晕眩”
的底层数据扰动,投影的手指出现了
0.2
秒的延迟。脱离了
“云海”
的浩瀚算力池,此刻的他,在这狂暴的宇宙尺度迁移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身作为个体意识的
“有限”
与
“孤立”。
磐石
-
彼岸的核心光团在主控台上空亮度恒定,没有丝毫波动。它的
“视野”
里没有绚烂的光带,只有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引擎核心温度
2876K,空间曲率畸变率
1.27,护盾能量消耗百分比
3.7,舰体应力分布热图呈现出均匀的橙黄色…
亿万条数据被瞬间分析、比对、预测。逻辑链在核心处理器中以光速构建、验证、执行,形成一道无懈可击的逻辑屏障。风险概率模型实时更新:“跃迁成功概率:99.9987%…
护盾过载风险:可控…
坐标偏移误差:0.0003
弧秒,可修正…”
它像一位绝对冷静的舵手,在狂暴的能量海洋中精确地操控着航船。一条关于星尘投影单元稳定度波动的信息被标记为
“低优先级观察项”,排在引擎参数和航线修正之后。
艾拉的生态舱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