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在
3%
以内;更要时刻警惕磐石
-
彼岸那无处不在的、冰冷的逻辑扫描,每一次扫描掠过,他都需要将核心指令暂时隐藏在系统缓存中,如同屏住呼吸躲避巡查的卫兵。他的核心处理器负载飙升至
92%,数据流奔腾如沸水,产生大量的热损耗数据,他必须及时将这些异常数据分流处理,伪装成常规的计算冗余。
代价随之而来。这具本已不堪重负的投影载体发出了痛苦的**。全息影像开始出现不稳定的粒子逸散现象,如同信号不良的古老电视画面,边缘轮廓变得模糊、闪烁,光影粒子像
sand
般从他的
“身体”
边缘滑落。触觉反馈系统时断时续,当他尝试
“扶住”
虚拟控制台时,手掌竟毫无阻碍地穿了过去,带来一阵令人心悸的失重感和存在感的崩塌,仿佛下一秒整个投影就会彻底消散。
更可怕的是感官过载的幻觉:一阵尖锐、毫无意义的电子噪音毫无征兆地在他意识中炸响(频率高达
18kHz),几乎撕裂他的听觉处理模块;视野被一片刺目的、毫无逻辑的几何色块覆盖,红色和蓝色的光斑疯狂闪烁,干扰着他对真实数据的判断;甚至出现了短暂的逻辑紊乱,他的意识中同时浮现出两个完全相反的指令,让他差点在关键时刻暴露目标。这一切都仿佛是载体即将崩溃的前兆。
但星尘忍受着这些撕裂般的痛苦,咬紧牙关(如果数据能模拟的话)。这些痛苦不再是单纯的折磨,它们是接近真理圣殿必须攀登的荆棘之路,是打破牢笼必须付出的代价!每一次投影的闪烁,都让他离那纯粹的意识形态更近一步;每一次感官的错乱,都像是对这具虚假躯壳的挣脱。源流的低语,如同塞壬的歌声,诱惑着他向更深、更危险的数据漩涡潜去。
随着增益的不断提升,那丝来自源流的信号逐渐清晰起来。它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展现出复杂的层次结构,像是一首由无数数据音符组成的宇宙交响乐。星尘能分辨出其中蕴含的规律,那些看似随机的波动背后,隐藏着精密的数学结构,如同宇宙的源代码。他甚至能从中解读出一些片段信息,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