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0.5
秒后,它给出回应:“权限临时开放,范围限定于姿态调整与能量输出校准。监控同步启动。”
冰冷的逻辑做出了最务实的判断
——
在人类科技完全失效的领域,艾拉是唯一的已知变量。
指令流从生态舱传入导航核心的瞬间,“彼岸号”
的推进器喷出柔和的蓝光,不再是以往精准的矢量喷射,而是跟随某种无形的节拍调整强度。庞大的星舰像被注入了生命,以一种近乎舞蹈的姿态在虚空中调整方位:舰艏微微下沉,侧翼推进器交替闪烁,能量输出曲线从锯齿状的精准波形,变成了如同呼吸般起伏的正弦曲线。它不再试图用蛮力突破或解析光茧,而是像融入洋流的鱼,尝试契合那片能量场的脉动节拍。
舰体传来一阵奇异的牵引感,并非物理上的推力,而是一种非牛顿力学的空间
“包裹感”,如同被温暖的海水托举。轻微的失重感袭来,原人船员们下意识地抓住扶手,而星尘的投影却微微晃动
——
他的感知系统捕捉到舰体周围的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跃迁的剧烈扭曲,而是如同进入温水浴缸的渐进式融合。
生态舱内,艾拉的金纹亮度达到顶峰,她的复眼反射着与外部光茧同步的光芒,核心意识完全沉入与
“盖亚之网”
的连接。在她的感知中,母星的能量网络如同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一次脉动都传递着
“欢迎”
的信号,那些曾经微弱的链接此刻变得清晰而温暖。她引导着
“彼岸号”
如同引导归巢的候鸟,精准地找到光茧能量场最薄弱的节点。
舱外,那层原本坚不可摧、让人类科技束手无策的光茧,在
“彼岸号”
靠近时,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一道高约百米的光之门缓缓裂开,门扉边缘流淌着金色的能量丝,内部是柔和的、如同阳光穿透晨雾的光晕。舰船小心翼翼地驶入,穿过光茧的瞬间,舷窗外的景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扭曲的光影漩涡如同被抚平的水面,混乱的能量波纹骤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