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6月16日上午,这份特殊的报告就摆在了军区首长的办公桌上。不到两小时,三辆吉普车就风驰电掣地开进了兵工厂。
"陈樾同志,这些教材都是你编写的?"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首长仔细翻看着《现代炮兵战术》。
陈樾点点头:"主要是整理总结,有些参考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这可不是简单整理啊。"首长指着书中的火力覆盖计算公式,"这套算法,毛熊的炮兵学院都未必有!"
会议室里,陈樾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不仅要教授火炮操作,更要培养懂得现代炮兵战术的指挥人才。他特别强调要建立"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还建议开设专门的观测兵、计算兵等专业课程。
"陈樾同志,"首长突然问道,"你愿意担任这个学校的校长吗?"
陈樾却摇了摇头:"我是个工程师,更适合在兵工厂搞研发。教学的事,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
见首长面露失望,陈樾赶紧补充:"但我可以负责前期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还会定期去讲课。"
6月17日,一场关于筹建炮兵学院的特别会议在军区召开。陈樾带着两大箱教材和教具参会,现场演示了如何用简易工具进行弹道计算,让在场的将领们大开眼界。
"用这个计算尺,普通战士也能在30秒内完成过去需要数学专家才能算的弹道问题!"一位老炮兵激动地说。
会议决定立即筹建北方炮兵学院,并采纳了陈樾提出的"三三制"教学方案:三分之一时间学理论,三分之一时间实弹训练,三分之一时间战术演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