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既不是国际通用口径,又没有现成弹药。
"弹药不是问题。"陈樾早有准备,又拿出一份弹药图纸,"用毛熊的弹壳加长改制,装药量增加20%,初速能达到1000米/秒以上!"
更让人叫绝的是他设计的"三用脚架"——可以快速切换成高射状态、平射状态甚至车载状态。老李工程师摆弄着模型,爱不释手:"这设计,毛熊看了都得竖大拇指!"
当天下午,样枪试制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陈樾亲自守在车间,手把手指导工人加工关键部件。
"这个枪管要用冷锻工艺..."陈樾比划着,"没有专用设备?那就用老张的土法子——把钢管加热后用水压机慢慢挤!"
最棘手的是膛线加工。现有的拉线机根本达不到要求精度。陈樾灵机一动,把报废的炮管拉线机改装成了专用设备。
"陈总工,这膛线怎么是渐变的?"车工老刘发现图纸上的特别标注。
"聪明!"陈樾眼前一亮,"这样弹头出膛时更稳定,精度能提高15%。"
7月5日,第一挺"红星"高射机枪样枪终于组装完成。当这挺通体黝黑、造型凌厉的武器摆在试验场上时,围观的技术员们都屏住了呼吸。
"装弹!"陈樾亲自操作,将20发弹链压入供弹口。
远处,用木架吊起的靶机开始移动。陈樾眯起眼睛,转动高低机,突然扣动扳机——"咚咚咚!"震耳欲聋的枪声在山谷间回荡,靶机瞬间被打得粉碎。
"射速650发/分钟!"观测员报出数据,"比设计指标还高50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