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北猴子的热带丛林里弥漫着潮湿的硝烟味,混合着腐烂树叶和未爆弹药散发出的刺鼻气味。一支北猴子运输队正在泥泞的小道上艰难前行,骡马的蹄子深陷在红泥里,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每一次拔腿都会带起一串黏稠的泥浆。领队的黎文雄上尉用脏兮兮的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军装后背已经湿透,紧贴在皮肤上,勾勒出脊椎的轮廓。
"弹药还剩多少?"黎文雄用嘶哑的声音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AK-47的木质枪托,那里的漆面已经被磨得发亮。这把枪的膛线已经磨损严重,枪身上布满了刮痕,准星也有些歪斜。
副官阮文孝翻开皱巴巴的笔记本,纸张边缘已经卷曲发黄,上面用铅笔记录的数字被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只够每个战士分到30发子弹,手榴弹每人两颗。"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半块发霉的压缩饼干,掰成两半递给黎文雄,饼干碎屑掉在泥地上,立刻被几只蚂蚁围住。
远处传来鹰酱军F-4战斗机的轰鸣声,运输队立刻隐蔽到树丛中。黎文雄仰头望着天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刺痛了他的眼睛,在他布满尘土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知道,莫斯科承诺的补给至少要三个月后才能运到,而前线的战士们已经在用削尖的竹矛对抗鹰酱军的M113装甲车了。树丛中,一只知更鸟仍在鸣叫,仿佛对人类的战争毫不在意。
同一时刻,广西凭祥的边境检查站里,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会议室的白墙上挂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红漆字在潮湿的空气中有些褪色。下面的长桌旁坐着几位穿中山装的干部,他们的茶杯里飘着劣质茶叶的碎末。烟雾缭绕中,来自外贸部的王处长正在汇报,他手中的钢笔尖在粗糙的纸张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墨水在纤维间晕开。
"根据统计,我们仓库里还有日制三八式步枪12万支,枪托上的菊花徽章已经全部锉掉;国造中正式步枪8万支,大部分膛线状态良好;各类子弹3000余万发..."王处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腿上的胶布已经发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