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敲着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得叮当作响:"必须加装武器!这么好的平台不装枪简直是浪费!"
项目组的空气动力学专家立即反对:"加装武器会影响飞行稳定性!"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提高了八度,震得窗玻璃嗡嗡响。争论越来越激烈,有人甚至拍起了桌子,把墙上的挂钟都震得晃了几下。
陈樾一直没说话,只是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等争吵声渐渐平息,他才缓缓举起那张纸:"自动步枪,小型化,后坐力补偿装置。"纸上是一支造型奇特的枪械设计图,枪管上缠绕着复杂的减震弹簧,像是一条盘踞的蛇。
王师长凑近看了看,突然哈哈大笑,拍着陈樾的肩膀说:"好小子!有你的!"他手上的力道大得让陈樾龇了龇牙,军装肩章上的星星都被拍歪了。
8月15日,上沪元件五厂的无尘车间里,崭新的光刻机正在工作,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厂长马爱国紧张地盯着控制面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硅晶圆上正在被刻画出精细的电路图案,紫色的激光像绣花针一样精准地移动着。
"成功了!"技术员突然喊道,声音在无尘室里显得格外响亮。马厂长赶紧凑近显微镜,只见晶圆上的集成电路线条清晰锐利,比头发丝还要细上十倍。他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白大褂黏在了身上。
9月10日,总装车间的灯光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最后一颗铆钉被气动枪"砰"地打进机体,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第一架"翼龙3"原型机静静地停在组装架上,流线型的机身泛着金属光泽,像是随时准备腾空而起的猎鹰。
陈樾绕着飞机走了一圈,手指轻轻抚过机翼前缘,冰冷的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驾驶舱里,全新的控制系统指示灯像星空一样闪烁,再也没有那些笨重的电子管了。地勤人员正在给飞机加注燃油,航空煤油的气味在车间里弥漫,混合着金属和油漆的味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