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子,火苗在咸湿的海风中摇曳,映照着他年轻的面庞。
6月的纽约曼哈顿,第一家"东方百货"开张的热闹场面引来了半条街的围观。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晃,鞭炮的硝烟味混合着夏国茶叶的清香。六十岁的华裔店主陈阿福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招呼客人:"GOOd
qUality!Cheap
priCe!"他拿起一个印着熊猫图案的塑料脸盆,用指关节"咚咚"地敲着盆底。
金发主妇丽莎拿起一件透明雨衣反复揉搓,防水布料发出特有的"沙沙"声。"My
GOd,"她惊讶地对同伴说,"这比我们国产的厚实多了!"收银台前,电子计算器"滴滴"的声响此起彼伏,年轻的收银员林小红手指翻飞,额头上的汗珠顺着刘海滑落。
7月的天津港,来自鹰酱国的"海上巨人号"货轮缓缓靠岸。码头工人们围在岸边,对着船上那些庞然大物指指点点。当第一台数控机床被起重机缓缓吊起时,金属外壳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照得人睁不开眼。
"后退!都后退!"海关监督员张志强挥舞着小红旗,哨子吹得"嘟嘟"响。他的制服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当精密仪器落地时,他长舒一口气,钢笔在验收单上签下名字的瞬间,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小片蓝色。
12月31日的外贸部年终总结会上,老式打字机"咔嗒咔嗒"地工作着,色带已经有些褪色。部长拿起最后一张报表,手指微微发抖:"五亿...零八百万元..."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秒针走动声。突然,隔壁办公室爆发出欢呼声,接着是"砰砰"的开香槟声——年轻的科员们提前得到了消息。
此时此刻,在洛杉矶郊区的某个普通家庭里,主妇玛丽正在拆圣诞礼物。她拿起一个印着"Made
in
China"的电饭煲,内胆在圣诞树彩灯照射下闪着温润的光泽。"亲爱的,"她按下开关,机器发出"滴"的提示音,"这可比咱们的老式锅方便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