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是全人类的'指极星'。"
501厂的测试场上,12月的一场雪覆盖了所有靶标。翼龙3无人机却在白茫茫中精准找到了每个目标。技术员老周盯着监控屏上的北斗定位曲线:"邪门了,这比我们设计指标还准!"更神奇的是在高原演练的猫猫车车队,当GPS信号被故意干扰后,北斗系统引导所有车辆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暴风雪中安全返回。驾驶员们不知道的是,车载终端里装着特殊的抗干扰芯片——那正是陈樾根据系统扫描的鹰酱航母导航仪逆向研发的。
1996年除夕夜,酒泉测控中心的食堂里格外热闹。厨师老李特意包了鲅鱼馅饺子,每个饺子都捏成卫星形状。赵明哲端着饺子走到室外,抬头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在某片天幕上,30颗夏国制造的"星星"正在静静运转。他想起下午接到的那通电话——东海上的老渔民说,今年除夕,全村渔船都安心在远海作业,因为孩子们说:"有了北斗,再大的风浪也能找到回家的路。"雪花落在工程师的眼镜上,融化的水珠像极了那天小周脸上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