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地说:“就是这个!太有感觉了,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继续。”
然而,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主歌部分,两人在节奏的把握上产生了分歧。林绍觉得应该用一种轻快的节奏,来和副歌形成对比,突出情感的起伏。而林晓则认为,主歌应该更加舒缓,娓娓道来,才能更好地铺垫情绪。
林绍皱着眉头,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快速地写下一些节奏型,“晓姐,你看这样,轻快的节奏可以让听众更快地进入歌曲的氛围,而且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
林晓却轻轻摇头,她站起身,走到林绍身边,指着纸上的节奏型说:“绍子,我理解你的想法,但这首歌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如果主歌节奏太快,就会破坏这种情感的沉淀。舒缓的节奏更能让听众静下心来,感受歌词中的故事。”
两人各执一词,气氛有些僵持。林绍有些着急,他在工作室里走来走去,试图找到一个能说服林晓的理由。而林晓则坐在沙发上,双手抱胸,思考着如何让林绍理解自己的想法。
突然,林绍停下脚步,看着林晓说:“晓姐,我们这样,先按照你的方式来一遍,再按照我的方式来一遍,对比一下,看看哪种更好。”
林晓点头同意。她回到钢琴前,按照自己的想法弹奏出主歌的旋律和节奏。林绍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不得不承认,林晓的方式确实让歌曲充满了一种细腻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接着,林绍又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了节奏,让林晓弹奏出来。这次,歌曲多了一份活力和跳跃感,仿佛给故事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气息。
听完后,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思索。林晓率先打破沉默:“绍子,我觉得我们可以融合一下,前面主歌部分用舒缓的节奏,到主歌后半段逐渐加快,这样既能沉淀情感,又能制造一些情绪的递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