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但更众所周知,中原从不缺能工巧匠,从不缺技术人才,只是端看有无伯乐去发掘他们的长处,更别提,中原,自古以来,在丝绸上,就有不凡的天赋,一切能制衣成丝的,都逃不过中原汉人的双手,只要材料被他们所盯上了。就像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成为餐桌上的菜,是一个道理,这些都是汉人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本能。
\n
还未至冬季,草原内部就已经开始“民心不稳”了。
\n
那些个投降的小部落,投靠了汉人,随着通商的往来,尤其是对于羊毛,棉花的大肆需求。
\n
这些小部落的牧民开始勤勤恳恳的养羊种花,转了个盆满钵满,虽然还欠着钱,导致他们的税收更贵,但即使是这样,他们的日子也比之前幸福多了,不用躲躲藏藏的交易,不用打打杀杀就能囤积货物,这放在一起啊,简直不敢想。
\n
而因为羊毛棉花等,让这些边缘部落的牧民富裕了起来,他们也更有钱朝着百姓交易货品,一来二去,周边的汉人百姓也是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这就是商品需要流通,钱生钱的道理。
\n
而两相对比,那些个还在和中原僵持,是不是做过一场的大部落里的牧民,自然而然会有所不满了。
\n
这种不满,在冬日来临后,达到了顶峰。
\n
听说大燕有了新的棉衣,有了新的毛衣,各种各样的羊毛毯子等,保暖得不得了。
\n
大燕从草原购买了原材料,又经过加工,高价卖回了草原。
\n
这些如今和大燕频频交易的牧民,也知道这些原材料都是他们草原来的,没有人是真的傻子。
\n
可知看着这精细的做工,保暖的效果,不得不承认,这个钱,就该大燕的汉人赚。
\n
左不过,他们如今也越来越富裕了,毕竟进货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