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们,必须要思变了啊……
\n
当初在汉朝,儒家能独占鳌头,不就是改良儒学,让其成为了适合汉朝国情,适合武帝需要的“学说”吗?
\n
怎么现在,就不能改了呢?
\n
他们这时候才恍然道,以前是学说服务于皇权,服务过朝堂国情,但是随着儒家学说的越来越繁盛,他们早就忘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已经习惯了,朝堂,国家的观念,来契合他们儒生的观念,儒生的注解。
\n
若非此次北孔被杀了个人头滚滚,若非这次,其他学说如雨后春笋般突然冒出,给了他们遗忘千年的紧迫感,他们尤自沉浸在自得中,无法清醒。
\n
“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孔孟之道,早已融入学子心中,而这样的道理,也适合于对于百姓良善观念的塑造,孔孟之道,再适合启蒙不过。”当今悠悠感慨道。
\n
可算是,讲儒家这座大山,给移开了啊。
\n
此后的朝堂,终有一天,会是真正有事干能力的,官员的朝堂。
\n
朝堂,不能是一个学派的一言堂。
\n
看着又一茬新人进士,看着生机勃勃,充满了干劲,而不是一潭死水的朝堂,当今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
\n
太子可真幸运啊,有他这么个父皇,当今心想。
\n
当今终究是老了。
\n
承庆二十七年,太子十七岁,意气风发的年岁,皇帝驾崩,举国同悲。
\n
没有任何意外的,太子登基而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皇的丧礼与守孝。
\n
这对天家父子,分隔在了最合适的时机。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