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需要守好城,等怀光他们驰援即可。”晏先生安慰黛玉。
\n
黛玉摸着手下冰凉的石块,眺望远方,是连绵的山脉,夕阳已经开始西沉,暖意也一点点褪散。黛玉问道:“往年这个时节,鞑靼入侵次数多吗?”
\n
“现在寒冬未了,春日未来,正是缺粮少衣的时候,他们便是不是派轻骑骚扰。但也仅是抢掠,因为这时候他们粮草少兵马也不强壮,所以很少派兵攻打宣府。”晏先生说道。
\n
“但这次他们有备而来要攻打宣府,似乎料定城内兵力空虚。”黛玉神色凝重。
\n
“太子在宣府这么长时间,即便再保密,也很难不被人察觉。”晏先生说道,“未必是有人走漏消息。”
\n
“这么一块肥肉明晃晃摆在这里,怎可能引不来野狗。”黛玉讥讽一句。
\n
晏先生摸了摸鼻尖,这句话意有所指,只是不知道指的谁。
\n
“先生,我还有一个疑问。他智计百出,不可能猜不到鞑靼会重点关注他的行踪,为何还要带走大量兵马?”黛玉蹙眉问道。
\n
“因为他是太子。”晏先生含糊回了一句。
\n
兵力首先保护的是太子安危,才是其他,所以司徒渊财带走大量兵马。
\n
不,不是这样的。
\n
黛玉并不认同这样的解释,他是太子,他可以不来宣府,他也可不巡幸边关,可他偏偏要剑走偏锋,偏偏要以身入局,偏偏要拿宣府作为一颗棋子。
\n
黛玉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和晏先生说道:“钟知府那边派人将非宣府籍的人看管起来了,我等下派人去瞧瞧。”
\n
这些流动人口,有商人有小贩有僧人有道士,身份复杂,难保里面没有探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