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之地,此话本就是说与高官听的,与真心有何干系?
\n
那位学子扬起笑脸道:“自然句句肺腑。”
\n
少年点头,又道:“那如此说来,你们皆家境优渥,赴京途中也不曾见人间疾苦。”
\n
众人神色微变。
\n
“今日你们大可畅所欲言,之后的春闱,殿试,在陛下面前,望你们还能坚持心中所想。”
\n
裴闻钰饶有兴味地看着底下一众,若是有人敢在他和皇帝面前大肆吹捧,说那些一听就很假的官话,注定榜上无缘。
\n
魏驰旁的不说,对贤臣的任用和提拔规格均为历朝上等,圣明的朝堂也容不下趋炎附势的庸才。
\n
当然,也受裴闻钰脾性影响,摄政王听不得那些弯弯绕绕,他一心盼着盛世,恨不能将大魏打造成无坚不摧的铜墙铁壁。
\n
加上以顾谨言沈霖为首的重臣在旁辅佐,上下一心,都是干实事的。
\n
漂亮话谁都说,但事也不会少做。
\n
可惜,在这个剧本里,后期只有玉书一个人坚持下来。
\n
也因此,频繁和皇帝起争执。
\n
最后无一不是玉书胜。
\n
所以朝臣恨他,畏他,害他,也敬他。
\n
那人有重臣罩着,势必要在官场混迹,如今被驳了面子,心有不服,便直言道:
\n
“陛下圣明,大魏昌盛,难道还夸不得吗?草民认为朝廷好,追捧不得?若是依大人所言,日后我等入朝为官,食君之禄,背地里却和百姓一起责骂?大人敢吗?”\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