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步,您让老许先给戚萝送三回最好的银丝炭,每回都按最低价算,还得让老许亲自送过去,跟戚萝说‘往后您这铺子的炭,我都给您留最好的’——先让她觉得这炭铺靠谱,断了找新渠道的心思。”
“第二步,我去跟万记老板说,‘太学供米的事我帮您搭线,但您得先帮我个小忙’——让他前两回给戚萝送米时,不仅送新碾的好米,还多送一斗,说是‘给味真馆的贺礼’。等戚萝习惯了这两家的货,咱们再动真格。”
赵三皱起眉:“绕这么大圈子做什么?直接断了她的炭和米,不更快?”
“快是快,可容易露马脚。”冯掌柜把铜钱往桌案上一按,循循道,“您想啊,若是刚断货,她转头就找郡主府诉苦,郡主府派人一查,老许欠您银子、万记求我办事,咱们俩不就露馅了?得等她把这两家当成‘稳定靠山’,甚至跟客人夸过‘我这铺子的炭好米好’,咱们再动手。”
他顿了顿,眼底浮出几分阴翳。
“这第三步嘛……等过了七日,您让老许突然断了银丝炭,只给她送带火星子的碎炭,还得跟她说‘最近银丝炭紧俏,太学和翰林院都订走了,只能先给您这个’。
我那边就让万记老板说‘米价涨了,给您的米得按新价算,而且得等三日后才能送’。
到时候她灶上用碎炭,炖的东西易糊、蒸的点心难熟,客人吃着不对味。
米又迟迟不到,连最基本的粥都做不了,翰林院那些讲究的读书人,头一回或许能忍,第二回、第三回还会来吗?”
“更妙的是,她若是去找老许理论,老许能推说‘太学订得多’;去找万记,万记能说‘米价真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