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指出自身无知的都是老师,学生们听了后说那老师都搞不懂的猫当然就是老师的老师,是“猫老师”。
\n
最开始只是玩笑,后来叫的人越来越多,反而成了本校师生和校工们之间心照不宣的小共识。
\n
全校那么多人,性别年龄阶级各有不同,但只要叫了猫老师,那就变成了这一微弱关系圈中的一员,与“樱兰”、“贵族”等等头衔一起构成她们身份和经历的象征,将其他人排除在外。
\n
2.
\n
猫老师在被叫了几次后就反应过来了自己的新绰号,她接受良好,但似乎并不以此为自己唯一的代词和定位,因为学生们亲切地喊她猫老师时她会停下脚步,但其他人喊她猫、流浪猫时她也仍然会做出回应。
\n
有了“猫老师”的称呼,学生们日渐和她亲密起来,她不再是无数普通流浪猫中的一只,而是和樱兰学生们有了特殊联系的、特别的“猫老师”,有时候也会成为学生们的日常话题之一。
\n
谈论的多了,学生们逐渐开始发现猫老师更多的特殊之处。
\n
比如猫老师似乎从她们出现的时间里摸出了规律,最近越来越多地在她们上下学时出现。又比如猫老师每天还会定时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在觅食。再比如猫老师还能非常敏锐地感知人类情绪,心情低落时去找她她虽然还是不给摸,但会反过来摸你。
\n
她有时候甚至能顺便帮你消灭心情不好的源头,比如趁你不注意时偷偷踩脏你分数不佳的试卷,然后再慢悠悠地晃着尾巴昂首挺胸走开,少有地表现出一点猫的骄傲,好像真的能意识到自己刚刚干了什么似的。
\n
和猫老师熟悉起来后很多学生都想把她带回家养,当然也是出于好心,毕竟流浪猫的生活条件肯定比不上家养宠物猫,但猫老师总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躲避学生们想抓住她的“魔爪”。
\n
她仿佛能精准地分清每个人的来意,她也不吃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